首页 > 教育 > > > 正文
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课程包装出多个噱头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21-11-28 20:50:03

一系列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广告也在管控范围内,然而记者在调查时接到不少家长的举报:一些机构还在学校门口发放培训广告,众多育儿公众号也是这些兴趣班广告的重灾区。

学校门前有人还在发广告

中午天气暖和的时候,闵庄公园的儿童游乐区就聚集了很多儿童,不少培训机构也盯上了这些“潜在学员”。上午十一点左右,一名中年女推广人员背着两个大袋子到了这里,她从袋子里拿出了塑料小铲子、小飞机、仙女手杖、气球等玩具,小孩子们立即被吸引过来。

“扫一个码可以领一个小玩具。”推广人员一边拿出袋子里装着的二维码,一边给陪在孩子身边、年纪大一点儿的老人解释,只留手机号不能拿玩具,因为扫码关注的时候必须现场提交验证码才算关注成功。这时候有一个孩子拿起了一个充气绿色青蛙,推广人员赶紧摁着玩具,跟孩子家长沟通,“这个大玩具,您得扫两个码才能领。一个编程课,一个舞蹈课,将来素质考试都用得着,您都关注下吧。”

一名照看孩子的老人看着广告有点儿动心,孩子也想要玩具,老人跟推广人员商量了一会儿,留了两个手机号才给孩子换来了塑料铲子。看着孩子拿着铲子在旁边沙坑里挖沙,老人告诉记者,只要带着孩子出来,隔三差五就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夏天,很多公园里、甚至小区楼下都有人来发课外培训班的广告。

在万泉小学南校区,记者也看到了两家少儿编程机构的推广人员,其中一名推广人员拎着口袋挤到了校门口等孩子的家长中间,拿出了二维码和广告向旁边的家长推荐,门口的保安看到后立即过来劝离,“您别在这里发广告。”这名推广人员拎着袋子稍稍离开了校门,走到保安看不到的地方,又站在人行道上向其他家长发广告。

另外一名编程机构的推广人员,看到保安驱离了“同行”之后,干脆拎着袋子躲在校门口往南一百米左右的胡同边上。

放学的孩子出来之后,这名推广人员用袋子里的卡片、塑料宝剑、贴纸成功地吸引了不少学生,“留个家长电话,能打通就可以领人物卡”,在推广人员的宣传下,陆续有不少孩子用家长的电话换取了心仪的玩具。有的家长拽着孩子离开,推广人员举着玩具追上去,“扫个码就行,孩子喜欢这个,您拿上呗。”

“每周都会有这种发小广告的,本来就人多,再加上他们这一弄,更走不动了。”一名家长搂着孩子从人群中挤出来,一边吐槽,一边建议,“希望管理部门定期来清理一下。”

“鸡汤文”卖的都是兴趣班

不少育儿公众号更是各种兴趣班的广告重灾区。记者关注了十几个育儿公众号,从之前发表过的文章来看,这些公众号主要面向的都是学生家长,涵盖了从幼儿园、小学直到中学的各个年龄段。

在一篇主要面向低龄孩子家长的文中,文章抓住了家长担心孩子视力的问题,在标题突出了“让孩子少玩手机,这套书可太有办法了”,在介绍了一些电子产品对孩子眼睛可能会造成损伤之后,马上说到了“正题”,就是给孩子报计算机通识课,声称既能满足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愿望,又能让孩子玩着就能掌握数学知识和编程思维;

另一篇文章则以培养孩子的财商为噱头,很快就推导出结论——“二胎妈妈发现比存钱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报班”,然后推荐了各种小学课堂,声称能培养孩子自驱力。

还有一篇则劝导家长不要鸡娃、不要内卷,结果没说两句,就把话题带到了小语种成为孩子新的突破机会,推荐第二外语的学习课程……

刘敏曾经是各类育儿公众号的忠实读者,原来“照着书”养娃的她,慢慢发现很多公众号都变成了广告平台,这也让她逐渐不再相信这些网文,“说是给家长进行心理疏导,结果这些‘鸡汤’里头熬的料,都是各种兴趣班。”

同样课程包装出多个噱头

“除了朋友间互相推荐之外,我们知道的培训机构,多数都是从这上面看到的广告。”刘敏告诉记者,因为关注的公众号比较多,她还发现了一个特别可笑的现象,同样的一篇推广文,会在不同教育类公众号上改头换面出现,“有的说是自己亲测,有的说是能开发思维,有的说是传承文化,好几个主打‘好爸爸’人设的教育号,说是自己带孩子去体验的,连体验的照片都是同一张。”

记者在查找时也确实发现,比如同样一个机构的少年围棋课程,有的公众号以开发数学思维的名义推广,有的则以提高专注度的重点打广告,有的号称能当特长进重点学校,有的则把知名围棋选手参与课程作为噱头……

方朋就曾经被这类广告吸引,给孩子购买了一个美术课时包、一个编程课时包,最后发现所谓的上课就是让孩子看录播视频,“最应该管的就是这类软文,看着好像是分享经验,其实都是商业广告。”(记者 周明杰)

标签: 双减政策 校外培训 兴趣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