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1-08-31 14:45:24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社会触及面广泛,涉及千家万户;教育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营造良好教育社会生态,有利于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双减”新政回应了社会对教育改革的关切。要回答义务教育阶段该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又不增加学生课内学习的负担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回归教育的公益属性、良心事业的本位条件下,还需要呼吁更多主体群体发力,使不同社会教育主体扮演好落实“双减”的目标角色。
以更丰富的内容和更优质的资源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青少年心智开发、身体素质、生活技能等全面健康成长,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园生活非常关键。学校要尽可能提供高质量教学成果促进青少年发展,政府要尽可能以均衡化教育条件、高水平师资力量,提供社会期待的教育水准。实际上,不同地区也都做了很多探索实践,比如为均衡教育资源而实行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大片区招生”,县(区)域范围内教师轮岗制度等政策举措,这些都为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积极破解教育顽疾如“择校”升学、“学区房”价格高企等问题的治理破题提供了发展方向。但当学校不能供给足够优质的资源,自然就会催生巨大的社会需求,这些年,数量疯长到已经几乎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数量匹敌的各类社会性学科教育机构应运而生。资本介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育,逐利资本甚至不惜通过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孵化、催熟、上市套现,资本逻辑扭曲了教育秩序,违背了教育规律,制造了教育焦虑。于是,出现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校内与校外扭曲的互动引发了应试教育的畸形弊端。
因此,教育“双减”表现形式是“减轻负担”。学校学习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围绕不同年龄段作业数量、完成时间、作业设计等都条分缕析地作了具体规定;要求恢复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解决好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的衔接,并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培训时间、预交款监管等给出了具体的政策举措。这些规定与措施,通过具体化政策调适了教育教学任务,深化了教育制度改革,回归了我们办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出发点。
“双减”必须靠系统思维辨证施治,既要摆正政府在保障法定义务教育基础的政府责任,明确教育事业的公益本位,也要为社会教育参与者划定边界和社会责任,使之各负其责,各安其位。要处理好校内与校外的关系,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这个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和创造能力开发。但也要注重校外教育的补充价值,尤其是对青少年非学科教育方面,许多校外学习也是学生视野拓展、才艺养成、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
从根本上讲,减负不是减少数量降低质量,更不是降低标准只图轻松。教育要在回归公益本位的过程中更有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让孩子获得更多全面健康成长的机会和选择。
塑造学校教育和校外公益性机构的合力集成效应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此轮“双减”新政重点关注了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两个重要主体,但要形成健康教育生态,确保治理效果最大化,还必须统筹好上述两个主体之外的公益类文化机构、社会组织、家庭力量等重要责任主体,密切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社会育人氛围,真正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
要持续深化文教一体发展,注重发挥各类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教育职能,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教育价值,推动此类机构成为儿童青少年成长的乐园,开启心智创造的家园,设在社会大学校的有益课堂,成为全民文化艺术审美教育的开放空间。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教育中也推行过“戏曲(京剧)进课堂”“非遗进课堂”等各种活动。在落实“双减”过程中,特别需要教育部门主动与富集大量教育资源的公益性文化机构联系,共同开展研发、策划适合在校学生参加的展览、艺术培训、阅读教育、演艺演出等活动,这是一个双向互动和一举多得的举措。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主动联络在地公共文化机构,探索文教一体的新发展途径。进入“十四五”时期后,国家正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公益性文化单位要主动寻求文教融合发展,更有针对性地探索规划适合在校学生参加的文化活动。
要注重发挥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动能,紧密结合学校、社区共同开展活动,既延伸课后服务,也活跃社区生活。努力推动公益类社会组织成为儿童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为青少年全面成长助力。(作者 陈小娟)
“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举行,VR空间站引关注